随着全球新能源与智能设备需求激增,中国生产的锂电池、储能设备、电动工具等带电产品持续走俏海外市场。然而,2025年多国更新技术法规,企业若未及时掌握最新认证要求,可能面临清关延误甚至巨额罚款。本文基于2025年国际监管动态,梳理主流市场准入规则,为企业提供实用指南。
一、欧美市场:三大认证缺一不可
1. 欧盟CE认证(2025版更新)
适用产品:含电池的消费电子、工业设备、新能源产品
核心变化:2025年起,欧盟将强制执行 EN IEC 63056:2024 储能系统安全标准,新增对固态电池的循环测试要求;同时,RoHS指令升级至 3.0版本,限制物质清单新增“全氟烷基物质(PFAS)”。
材料清单:
产品电路图及BOM表
电池UN38.3测试报告(须包含T6热冲击实验)
符合性声明(DoC)及欧盟授权代表(EAR)协议
2. 美国FCC认证(ID申请新规)
重点管控:无线通信设备、含WiFi/蓝牙模块的智能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