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进行外贸往来种,“仿牌”产品(即模仿知名品牌设计的商品)一直是敏感话题。许多商家因成本低、利润高而涉足这一领域,但往往忽视其背后的法律风险和商业隐患。接下来跟随大森林一起来了解为什么仿牌不能发往国外的原因吧~
一、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严苛,仿牌触犯侵权红线
全球主要贸易国家均签署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对商标、专利和版权保护有严格规定。仿牌产品直接侵犯原品牌的知识产权,例如使用相似商标、模仿外观设计等行为,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1. 法律追责:海外品牌方可通过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高额侵权费用。例如,欧盟对仿牌商品的罚款可达实际售价的3倍以上。
2. 信用损失:商家一旦被列入“侵权黑名单”,可能永久失去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
二、海关监管层层拦截,仿牌通关率趋近于零
各国海关对仿牌商品的查验力度逐年升级,尤其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常见的拦截手段包括:
X光扫描与人工开箱:海关通过技术手段快速识别仿牌包装、商标标识。
大数据筛查:物流信息中若出现“高仿”“复刻”等关键词,可能直接被标记为高风险包裹。
据统计,2022年欧盟海关查获的侵权商品中,仿牌类占比超60%,多数在入境时即被销毁或退回。
三、电商平台政策收紧,仿牌卖家生存空间压缩
以亚马逊、eBay、速卖通为代表的国际电商平台,明确禁止仿牌商品上架。违规商家将面临:
账号封禁:平台直接冻结资金并关闭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