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境电商行业的“合规大潮”正在加速。国家在加强监管,而平台也对合规要求越来越高。
比如近期的几个重磅动作: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务院令第810号);随后,中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5年第15号公告,明确要求境内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信息;
7月,国家税务还发布了2025年第17号公告,直指出口税务合规问题,还明确指导了出口企业该如何合规报税
近期,多家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速卖通、希音等宣布自 2025 年 10 月起,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涉税信息
这背后,代表的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出口业务的合规成本正在上升,粗放式操作时代结束了。”
而出口退税作为一项国家长期支持出口企业的重要政策,依然是卖家维持利润、抵消部分合规成本的重要抓手。合理合规地拿到退税,相当于保留了企业的一部分经营红利。
很多刚入行的外贸卖家,第一次接触“出口退税”时都会一脸茫然。
什么是退税?要准备哪些资料?流程从哪一步开始?
别慌,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从零了解出口退税的完整流程,一步步带你走完所有关键环节。
在进入报关和退税之前,有几项基础资质必须先办好。
这一步往往决定了后续流程能不能顺利进行。
1.申请进出口经营权
企业要具备合法的进出口经营权,才能从事出口业务。通常需要到商务部门备案并获得批准。
2.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
只有一般纳税人身份,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小规模纳税人通常不具备退税条件。
3.办理退免税备案
在税务局进行备案登记,是退税流程的前提条件。备案信息包括企业基本资料、出口商品信息等。
4.开设外币账户
退税涉及外汇收结汇,所以企业需要在银行开设外币账户用于收款。
5.若适用)办理跨境电商资质备案
如果卖家是做 96、97、98、10类出口退税,还需额外进行跨境电商资质备案。
当以上资质都准备齐全后,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出口报关与退税流程。
以下是从准备报关资料到退税到账的完整步骤。每一步都非常关键。
1、报关资料
报关资料通常包括:
装箱单(Packing List)
商业发票(Invoice)
贸易合同(Contract)
报关单(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这里要注意两个关键点:
报关单上的金额必须准确,很多卖家会忘记把物流费用预留进去,导致回款金额和报关金额对不上,从而被税务局“卡点”。
报关单的贸易条款(如 FOB、CIF、DDU、DDP)不同,金额构成也不一样。务必核对与合同一致。
2、订舱
当货物准备完毕后,就要和货代确认价格、出货时间、船期等信息。
确认无误后由货代下达 Booking(订舱单)。
订舱单确定后,船期安排和物流节点就基本确定了。
3、出货
出货环节看似简单,但也有细节需要注意:
如果是散货(LCL),通常由货代上门提货。
如果是整柜(FCL),要格外注意核对 柜号和封条号,以防信息错误导致清关延误。
4、出口申报
这一步通常委托报关行代为完成。卖家只需提供资料、保持配合。
如果中途遇到海关查验,只需要按要求配合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报关单一旦申报完成,就会生成正式的出口数据。这些数据后续会直接影响退税申报,所以要确保报关信息与发票、合同完全对应。
5?、回单据与费用结算
出口后,卖家需要及时回收和整理单据。这些单据包括:
提单(Bill of Lading)
装货单
物流公司发票(包括报关费、港杂费、国内运输费等)
如果是 CIF 条款,还要包含国际运输费的发票。
这些单据不仅用于财务核算,也是在税务部门办理退税时的必要凭证。
6、办理退税
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企业财务需要带齐单据,前往外汇管理局或税务局办理退税申报。
一般来说:
第一次办理出口退税,周期会相对较长,大约 3~6个月,部分企业甚至可能达到 一年。
后续熟悉流程后,退税周期会逐步缩短。
出口退税并不难,但流程较细、环节较多。
对初次操作的卖家来说,关键在于准备充分、资料齐全、数据一致。如果企业自身财务力量有限,或者首次操作流程不熟悉,也可以考虑找专业机构或有经验的物流服务商协助完成。
如果你也在准备第一次退税,不妨先收藏这份流程表, 有经验再操作,少走很多弯路!大森林物流为卖家提供出口报关服务,欢迎咨询!